2025年7月10日,陕西省教育厅、省学位委员会公布了陕西省第九届研究生创新成果展奖项评选结果,经学校申报、形式审查、专家评议与会议审议,我院博士研究生贾乔论文成果《中国涉外法治的发展历程、重大贡献与实践进路》荣获A档奖项,指导教师为王瀚教授;硕士研究生王洋论文成果《关于低空飞行器飞行风险的治理建议》荣获B档奖项,指导教师为张超汉教授。 陕西省研究生创新成果展由陕西省教育厅、省学位委员会共同举办,是展示全省高校科研实力和研究生培养成效的重要平台,该展览不仅充分展现各高校在研究生培养、科学研究及成果转化方面的突出成果,也架起高校与社会、企业、行业间的沟通桥梁,促进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 我院始高度重视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系统培养,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学院不断完善研究生科研训练体系,积极搭建学术交流与实践平台,鼓励研究生参与前沿课题研究和技术攻关,全面提升其科研素养与创新能力。在本届研究生创新成果展中,学院广泛动员、精心组织,从项目选题、成果凝练到展示形式均进行系统设计与打磨。此次参展充分展示我院研究生的科研素养与创新思维,也为进一步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
2025年7月16日,“港澳与内地青年法律交流周”活动在西北政法大学长安校区隆重举行。本次活动以“深化法律交流,共育法治人才”为主题,吸引了来自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港澳地区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和青年学子参与。与会代表围绕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与法学教育创新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索新时代法律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 在议题一中,中国低空经济法治研究院副院长刘静博士就“以实践为导向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特色与创新——以西北政法大学与港澳高校比较为例”展开分享。刘静立足国家涉外法治建设战略需求并结合西北政法大学办学实践,从平台建设、师资储备、培养模式及学生就业前景方面进行分享。国际法学院学生与港澳学生代表围绕课程设置、实习安排、学术活动及学科竞赛等内容展开讨论。 在议题四中,国际法学院副教授、“一带一路”营商环境研究院执行院长贺小丽以“内地与港澳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发展路径比较”为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两地法律体系的衔接与人才发展机遇。国际法学院学生与港澳学生围绕法学教育差异、律师职业资格及双学位项目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贺小丽表示,两地法学教育虽植根于不同法律体系,但在培养“通晓国际规则、服务跨境需求”的法律人才目标上高度一致。青年学子应把握区域协同发展机遇,为未来参与跨境法律服务储备能力。 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法学教育盛会,此次活动为促进内地与港澳地区法律教育交流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与会各方一致表示,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法学教育领域的互联互通,共同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法治人才。
2025年7月12日至13日,中国国际私法研究会2025年年会暨“国际私法与中国式现代化”论坛在成都隆重举行。本届年会由中国国际私法研究会主办,成都大学法学院承办。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涉外法律服务机构、司法机关的四百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我校涉外法治研究中心副主任张超汉教授,《法律科学》副主编孙尚鸿教授,国际法学院翁杰教授、张丝路博士、刘静博士及博士研究生石文慧参与会议。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国际私法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肖永平主持,成都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朱明,四川省法学会副会长、省高级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秦海,中国法学会副会长、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中国国际私法研究会会长、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黄进出席开幕式分别致辞。 黄进教授主持大会报告,外交部条法司三处处长叶伟、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法官郭载宇、司法部涉外法治局副局长郑伟、国际调解院筹备办公室主任孙劲分别做主题报告。大会分设17个专题研讨会,张超汉教授和孙尚鸿教授分别在“人工智能与国际私法”专题和“跨境数据流动与国际私法”、“跨境电商平台规则”专题担任与谈评议人;博士研究生石文慧在“数据跨境流动与管辖权”专题做《数字丝绸之路背景下民航数据管辖权的冲突与协调》的汇报。 年会闭幕式环节举行了“2024 年中国国际私法优秀学术成果奖”颁奖仪式。张超汉教授、张丝路博士荣获中国国际私法优秀学术成果二等奖;博士研究生贾乔荣获费宗祎青年国际私法学者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此次年会期间,我院师生深刻讨论了国际私法领域的前沿问题,为国际私法研究和发展贡献宝贵智慧和思想。我院将持续关注国际私法的新发展,以创新思维推动国际私法学科建设,为构建更加完善的涉外法治体系提供智力支持。
2025年7月7日上午,新疆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书记杨柯一行赴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就涉外法治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调研座谈。调研座谈会在雁塔校区进行,西北政法大学“丝绸之路”区域合作与发展法律研究院副院长吕江教授主持。国际法学院副院长张光教授、国际法教研室主任王泽林教授、冯冬冬博士及部分研究生参加座谈。 国际法学院副院长张光教授对新疆职业大学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杨柯书记介绍了新疆职业大学基本情况及此次调研活动目的。座谈会上,双方就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法学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及科研合作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会后,新疆职业大学代表还参观了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研究中心、涉外法治研究中心及中国-中亚法律查明研究中心,进一步了解了我校在涉外法治领域的科研实力与资源优势。 此次座谈会的成功举行,为两校相关院系之间深化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双方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交流,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
一、 学术活动 5月22日,2025航空航天产业仲裁大会在陕西西安成功举办。作为国内首次覆盖航天、航空与低空全空域争议解决的重要研讨论坛,此次大会开启了航空航天产业法治建设的全新篇章,兼具历史突破性与时代前瞻性。大会得到了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管理委员会、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管理委员会、中国低空经济法治研究院、中国民航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以及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省(区)律师协会、西安、郑州市律师协会等机构的协办支持。中国社会科学报、法治日报、中国民航报等权威媒体进行报道,全方位提升了航空航天产业争议解决的社会关注度。 二、人才培养 王瀚教授等到访贸仲丝绸之路仲裁中心 1月6日,中国低空经济法治研究院院长王瀚教授,国际法学院副院长张光教授,中国低空经济法治研究院执行院长张超汉教授,副院长刘静博士出席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丝绸之路仲裁中心举办的“航空航天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座谈会,会议在贸仲丝绸之路仲裁中心举办。 三、学术交流 1.张超汉教授一行赴陕西山利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调研走访 3月20日,中国低空经济法治研究院执行院长张超汉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前往陕西山利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就无人机产业发展状况、管控平台建设、低空飞行安全技术保障与标准制定等相关问题开展调研走访。山利科技公司董事长王文,总经理张勇敢,我校研究人员张丝路、刘静等参加调研座谈。 2.中国知识产权报采访我校中国低空经济法治究院首席专家张超汉教授 3月,中国知识产权报就低空经济的发展及其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采访了我校中国低空经济法治研究院执行院长张超汉教授。张教授在采访中强调,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快速发展离不开知识产权的有力支撑。 3.张超汉教授受邀参加陕西省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会举办的低空经济发展研讨会 4月25日,陕西省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会组织举办低空经济发展研讨会。会议邀请陕西经济联合会会长刘迎军、民航西北空管局原党委书记、局长谢林岩等领导专家出席,我校中国低空经济法治研究院执行院长张超汉教授受邀参会,共商低空经济发展举措。 4.王瀚教授应邀出席西南政法大学低空经济研究院成立仪式暨学术论坛 5月19日,低空经济发展与治理研究论坛暨西南政法大学低空经济研究院成立仪式在西南政法大学成功举行。成立仪式由西南政法大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李燕主持。重庆市委军民融合办、梁平区委、民航西南空管局、梁平区人民法院、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等实务部门、高校及企业律所嘉宾应邀出席会议。我校中国低空经济法治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王瀚教授出席成立仪式并致辞。 5.王瀚教授应邀参加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航空法与低空经济专业部成立大会暨低空经济法律服务高质量发展研讨会 6月19日,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成功举办“航空法与低空经济法律专业部成立大会暨低空经济法律服务高质量发展研讨会”。西北政法大学中国低空经济法治研究院院长,国家智库研究基地西北政法大学涉外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首席专家王瀚教授,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綦琦副教授,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谢新明副教授等专家学者,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亿航智能、广东汇天航空航天科技等航空及低空经济龙头企业高管,以及律师同仁等近百人参加会议。 6.全国政协委员、原联合国国际民航组织秘书长柳芳博士来我校中国低空经济法治研究院调研座谈 5月23日,全国政协委员、原联合国国际民航组织秘书长柳芳博士来我校调研指导航空法人才培养和航空法研究工作。中华律师协会副会长、陕西省律师协会会长韩永安,中国民用航空局政策法规司三级调研员逄文姝陪同调研。中国低空经济法治研究院院长王瀚、执行院长张超汉,国际法学院副院长潘俊武、张光,中国低空经济法治研究院研究员师怡、周亚光、刘冰、时杜娟及国际法学院博、硕士研究生参加调研座谈活动。 7.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法律顾问王冀莲一行来我校中国低空经济法治研究院调研座谈 6月5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法律顾问王冀莲来我校中国低空经济法治研究院就航空航天法治人才培养和航空航天研究工作进行调研交流。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杜辉、杨文奕、高思成,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实验室李双博陪同调研。我校中国低空经济法治研究院院长王瀚教授、执行院长张超汉教授、副院长张望平副教授、刘静博士及国际法学院博士研究生贾乔、石文慧参加座谈。 三、学术研究 1.我校教师参加最高人民法院“一带一路”国际商事审判案例精要编写工作 5月26日,中国涉外商事海事审判网发布最高人民法院“一带一路”国际商事审判典型案例,从法律出版社出版的《最高人民法院“一带一路”国际商事审判案例精要》(中英文版)精选案例。《最高人民法院“一带一路”国际商事审判案例精要》(中英文版)由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与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联合编写,2024年9月已由法律出版社出版,全书收录44个典型案例,生动直观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成果与经验。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我校涉外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首席专家、博士研究生导师王瀚教授和国际法学院副教授、陕西航空法治现代化协同创新中心周亚光副主任应邀担任该书编辑委员会专家,承担全书国际航空法案例评析的撰写工作。 2.我院张超汉教授、陈若楠博士研究生的学术论文《法治助力低空经济蓄势腾飞》发表于《民主与法制周刊》 3.我院张丝路博士的学术论文《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发展的法治保障》发表于《民主与法制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