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2023级代表队开展“品长安文化,赴春日之约”资助育人打卡活动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指示,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拓展“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2023级本科生代表队开展“品长安文化,赴春日之约”资助育人打卡活动.
本次代表队以“穿越古今,品味西安的历史与新潮”为主题,选取了“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大华1935→永兴坊→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为探访路线,在探访的过程中全方位领略西安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在历史与现代的交织中,收获丰富而独特的体验。
01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
再现盛唐风华
巍峨的含元殿遗址基座上,风声掠过荒草,似在诉说着万国来朝的辉煌;丹凤门遗址博物馆的光影交错间,复原的宫阙模型与残垣断壁相映,同学们既震撼于大唐建筑的雄浑气魄,又感慨历史的沧桑变迁。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让同学们感悟古代建筑智慧与艺术成就,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
02
大华1935
工业记忆与潮流膨胀
推开大华1935的大门,扑面而来的是厚重的工业气息与鲜活的现代艺术碰撞的奇妙氛围。转角处创意十足的艺术装置、热闹的市集摊位,让这里充满年轻活力。走进大华博物馆,老式纺织机与泛黄的生产记录,带我们回溯那段热火朝天的奋斗时光。大华1935保留了城市工业记忆,展现了“旧”与“新”共生的可能,让同学们了解工业文明的发展脉络,激发创新思维。
03
永兴坊
舌尖上的三秦
永兴坊就像一头扎进了陕西美食与民俗的大观园,青石板路上,肉夹馍的焦香、凉皮的酸辣、甑糕的甜糯交织成诱人的气息;沿街的老字号摊位前,师傅们娴熟地制作着传统美食,吆喝声此起彼伏。转个弯,皮影戏、华县老腔的表演引得众人驻足,非遗手工艺品琳琅满目。同学们在味觉的盛宴中体验着沉浸式的三秦文化,感受着陕西的烟火人情与千年底蕴。
04
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
钢骨生花
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锈迹斑斑的钢架、废弃的管道,经过改造后变身成别具一格的艺术空间;创意工作室里,设计师们专注地挥洒灵感,咖啡馆中,年轻人围坐畅谈,思维的火花四处迸发。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打破了传统工业遗址,让同学们沉浸在了这份独有的工业文艺浪漫里。
学生感想
张文萌
收到入选通知那日,大明宫遗址的柳梢正抽新芽。这场由学校资助的文化探访,让我们六名学子背着相机与期待,踏上了一条贯通千年的时空隧道。丹凤门的残垣映着盛唐余晖,大华1935的齿轮凝固着工业记忆,永兴坊蒸腾的烟火里藏着非遗匠人的刻刀,老钢厂斑驳的钢筋丛林中迸发艺术新生的火花——这些曾蛰伏于课本的名词,因学校的支持化作触手可及的文化肌理。
在永兴坊的面塑作坊,七旬传承人将磨破的皮影支架递给我们:“守艺如守心,就像你们带着资助的温暖前行。”刻刀起落间,两千年的长安文脉与“助学·筑梦·铸人”的深意悄然共鸣。贺星婵老师递来的探访信物不再只是通行证,更成为传递政法故事的媒介:镜头里丹凤门的晨曦染亮笔记扉页,老钢厂锈铁与彩绘的交织被剪进vlog,而那位皮影艺人佝偻的背影,早已定格成资助育人最鲜活的注脚。
一日行走,我们以286张照片、五千字手记丈量长安的厚度。归程时背包里沉甸甸的,不止是《长安文化图谱》的初稿,更有受助学子蜕变的重量。记得站在大华1935的钢铁穹顶下,突然读懂老师说的“发展型资助”——它不仅是路费的支持,更是打开认知维度的钥匙。正如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所言:“资助如春雨润泽心田。”而我们愿做破土的种子,让被托举的微光,照亮更多长夜行路人的远方。
贾依琳
“春日迟迟,春景熙熙。” 春日里,我踏上西安之旅,于古迹新景间穿梭,收获颇丰。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如历史的时光宝盒。这里曾是大唐心脏,宫殿虽只剩遗迹,却仍藏着盛世风华。漫步其中,残垣断壁似在诉说贞观开元的故事,站在含元殿前,仿佛能看见万国来朝,心中满是对历史的敬畏与自豪。
大华1935,由老纺织厂房改造。高大厂房、斑驳墙体,留存着工业时代的记忆,创意涂鸦、艺术装置又为其注入新活力。工业与艺术在此碰撞,展现出城市发展的别样路径,让我领略文化创新魅力。
永兴坊是美食与民俗的舞台。古色建筑间,小吃琳琅满目,凉皮、biangbiang面等散发诱人香气。皮影戏、华阴老腔等民俗表演精彩上演,精湛技艺、独特唱腔,尽显陕西文化风情。
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将工业遗迹与现代创意融合。创意工作室、艺术画廊随处可见,年轻人在此逐梦。与他们交流,我被创新热情感染。
这次春日行,不仅是游玩,更是一场学习。它让我感受西安深厚历史底蕴,见识现代活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此趟旅程是大学生活的珍贵记忆,激励我在未来不断探索、奋勇前行。
严占一
春风送讯,我们踏上西安春日之旅,探寻这座城市古今交融之美。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阳光洒落,廊柱间光影斑驳。昔日“千宫之宫”虽只剩断壁残垣,却仍存盛唐筋骨。含元殿前,导游讲述万国来朝,仿佛驼铃穿越千年;登上丹凤门,“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豪迈尽显,历史课本中的诗句化为眼前实景。
大华1935,红砖厂房与钢铁管道诉说工业往昔。老式纺织机陈列展厅,见证城市工业荣光。偶遇先锋话剧,演员呐喊在厂房回荡,工业遗存与现代艺术激情碰撞,这里成为文化新生的容器,展现城市更新的别样可能。
永兴坊内,烟火升腾。吆喝声混着肉香、面香,扑鼻而来。皮影戏幕布上人物灵动,华阴老腔唱腔豪迈。学着当地人,端一碗羊肉泡馍大快朵颐,真切领悟到文化传承就藏在这街头巷尾的烟火之中。
暮色里的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锈迹与绿植共生,钢架与藤蔓缠绕。老旧厂房变身艺术工坊,创业者专注创作,画廊中装置艺术奇思妙想。这里没有历史的沉重,只有创意迸发的轻盈,让历史在创新中重焕生机。
回程车上,西安灯火渐明。这场春日之行,是与城市的深度对话。在大明宫触摸历史厚重,在大华1935感受工业温度,在永兴坊品尝生活本味,在老钢厂见证创新力量。西安告诉我们,传统与现代并非对立,而是如春日新芽与老树,在时光中共同书写生生不息的篇章。
魏子越
一日行程,四站打卡,团队在历史与现代的交织中,解锁了长安文化的多元密码。
大明宫遗址的晨光里,丹凤门残垣与数字复原影像叠合,仿佛打开时空隧道。站在含元殿夯土台上,听“万国来朝”的过往,触摸博物馆里鎏金铜龙的纹路,忽然懂得文明传承不仅是守护遗迹,更是让盛唐气象在当代人的想象中重新生长。
大华1935的旧厂房里,生锈的纺织机器与先锋艺术装置碰撞出火花。锯齿形屋顶漏下的光斑中,退休工人讲述的“一纱厂”故事,让工业文明的肌理变得温热。当看到旧标语墙下的文创市集,我们忽然明白:传统不是封存的标本,而是可以与现代对话的活的基因。
永兴坊的烟火气最动人心。油泼面的辣香里,非遗剪纸艺人指尖翻飞出春燕纹样;摔碗酒的清脆声响中,秦腔票友的唱腔撞碎暮色。在这里,长安文化不是史书里的宏大叙事,而是舌尖的甑糕甜、掌心的皮影暖、耳畔的乡音浓,是老百姓日子里的鲜活传承。
暮色中的老钢厂创意产业园,红砖厂房化身为灵感容器。旧锅炉旁的咖啡香里,团队分享感悟:从大明宫的“历史厚度”到永兴坊的“市井温度”,从大华1935的“工业记忆”到老钢厂的“创意新生”,长安文化始终以包容姿态生长。作为青年学子,我们看见文化传承的双重命题——既要在遗址残垣中读懂过去,更要在创新实践中续写未来,让千年文脉在春日的暖阳里,绽放新的生机。
樊璎妮
作为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学子,入选"品长安文化 赴春日之约"资助育人活动时,我触摸到资助政策温暖的深意。这场文化苦旅,用千年长安的文脉为我们浇筑精神根系。
晨光漫过丹凤门,大明宫遗址的夯土台基承载着"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唐气象。当3D投影在断壁重现天可汗威仪,我突然懂得:资助不仅是经济托举,更是让我们在历史坐标中锚定身份——如同被托举的嫩芽,终将在文化根系中向阳生长。
锈迹斑驳的大华1935里,抗战时期的齿轮与当代艺术装置共振。纺织女工泛黄的工牌镌刻着时代韧性,恰似资助政策让传统与现代碰撞出新生。在永兴坊,非遗传承人教我摊制子长煎饼时,黄土高原的风裹挟着千年文脉。80岁马师傅的皮影光影里,我看见陕北公学师生窑洞演话剧的身影——文化传承从未断流。
老钢厂创意园的齿轮书架与《法学导论》交叠出奇异光芒。当VR重现"西北第一炉钢"的沸腾岁月,我触摸到资助育人的本质:它不是静态的给予,而是让我们在传承中孕育新生,如钢铁森林般生长出法治文明的浪漫。
拾起唐砖的纹路,尝到镜糕的温度,法治信仰便有了具象载体。我愿做颗"长安籽",让盛唐气象在模拟联合国激辩中复苏,用皮影戏演绎民法典故事。这趟春日之约,终将化作法律人骨血里的文化自觉——既受光而行,亦要成为照亮他人的光。
杜晓雅
当春风拂过古老的城墙,我们团队踏上了“品长安文化 赴春日之约”的学习探访之旅,与这座文化古城来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邂逅。
走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仿佛穿越回了千年前的盛唐。巍峨的宫殿遗址在阳光下静静伫立,一砖一瓦都诉说着昔日的辉煌。
随后,我们前往了大华1935。这座由老厂房改造而成的文化创意园区,将工业风与现代艺术完美融合。斑驳的砖墙、锈迹斑斑的机器,与充满创意的店铺、艺术展览相映成趣,让我看到了历史的另一种延续方式——在创新中重生。
永兴坊里,舌尖上的长安让人回味无穷。肉夹馍、凉皮、甑糕……每一道美食都承载着长安人的生活智慧和情感记忆。品尝着这些传统小吃,仿佛在与长安的烟火气亲密相拥。
旅途的最后一站——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更是给了我惊喜。废旧的钢厂摇身一变,成为了艺术与灵感的摇篮。在这里,传统工业与现代设计碰撞出耀眼的火花,让我深刻体会到文化创新的无限可能。
这一天的行程,如同翻阅了一部鲜活的长安史书。从历史的厚重到现代的创新,从文化的传承到生活的烟火,长安用它独特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这座城市的魅力与活力。我想,这不仅是一次学习探访,更是一场与长安的浪漫约会,让我对这座城市有了更深的热爱与敬意。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