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6-27日,由中国WTO模拟法庭竞赛组委会主办,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贸易谈判学院、世界贸易组织讲席(中国)研究院承办的第十一届“中国WTO模拟法庭竞赛”(China WTO Moot Court Competition)于疫情常态化防控的背景下,在线上隆重举行。我校及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高校派出的38支赛队参加了这一国内涉外法治实践领域最高级别的大学生法学实践竞赛。本届竞赛案例围绕贸易禁运、进出口数量限制、国家的“基本安全利益”、GATT安全例外等问题展开。经过激烈角逐,我校代表队荣获本届竞赛全国一等奖;同时荣获“被诉方最佳书状”奖、“综合最佳书状”奖(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并列)以及“竞赛精神奖”。
图1 赛队获奖情况
图2 竞赛中的第十一届我校代表队部分队员
(从左至右分别为张琪文、蒋吉鹏、倪佳琪)
图3 第十一届赛队全体队员
(从左至右分别为胡会宁、倪佳琪、魏依婷、张琪文、蒋吉鹏、王子骏)
比赛开幕式由WTO上诉机构前主席、大法官张月姣女士,WTO上诉机构前大法官赵宏女士致辞,赛题聚焦Chimera和Avilia两国对GATT数量限制条款和安全例外条款引发的系列争端。继DS512案WTO专家组首次对GATT安全例外条款进行解读后,在没有更多专家组和上诉机构判决的基础上,队员们对条款的解读和研究上更进一步,为我国商务部贸易实践和WTO争端解决贡献了我们的思考和建议。商务部条约法律司前副司长、“多方临时上诉仲裁安排”(Multiparty Interim Appeal Arbitration Arrangement,MPIA)仲裁员、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杨国华教授评价认为,此次比赛赛题难度大,但在WTO上诉机构面临停摆、WTO争端解决机制面临改革的背景下,同学们的表现十分精彩。
我校代表队由国际法学院教师暨涉外法治研究中心研究员马海涛副教授、刘学文副教授担任指导老师。竞赛队员包括经济法学院张琪文、国际法学院胡会宁、经济法学院魏依婷、刑事法学院倪佳琪、民商法学院王子骏、经济法学院蒋吉鹏、法治学院 法律硕士教育梁家辉。助理教练组的同学有上届队员张严支、黄紫嫣、周路、刘畅、陈娴、朱旭彤、徐天仪。在为期七个月的准备中,助理教练组制定了详细的训练计划并认真监督实施,队员们明确分工、刻苦训练,对赛题案例以及相关法律问题进行了细致而深入的研究,通过学习研读往届比赛案例、检索WTO专家组和上诉机构报告、阅读英文文献等途径,完成了文书写作和口辩准备的大量工作,提高了对WTO争端解决机制和相关规则的理解运用水平,在现有WTO争端解决实践和学术研究的基础上,守正创新,形成了自洽的论证逻辑体系,并在第一轮初赛中取得了全国总分第二的好成绩。
图4 第十一届赛队合影1
(从左至右分别为:蒋吉鹏、张琪文、魏依婷、胡会宁、倪佳琪、王子骏)
图5 指导教师和助理教练组合影
(前排指导教师右一马海涛副教授、右二刘学文副教授;后排助理教练组从左至右为:朱旭彤、陈娴、徐天仪、张严支、黄紫嫣、周路、刘畅)
“中国WTO模拟法庭竞赛”是我国在世界贸易组织法治领域实施政、产、学、研密切合作的典范之一。该赛事以英文作为比赛语言,采取文书递交和口头辩论相结合的方式,模拟WTO争议解决程序,以书状和口辩两大环节展开竞赛,全面系统地展示赛队的WTO法治理论和应用能力。我校代表队每年的竞赛训练已形成固定机制。由国际法学科领导、教授、教研室主任长期担任比赛顾问和答疑专家,两位国际经济法学专业硕士生导师担纲指导,由上届参赛队员组成助理教练组协助培训和指导,乃是我校备战该比赛的特色和传统。近年来,该比赛与“贸仲杯”国际商事仲裁模拟仲裁庭辩论赛、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国际投资仲裁模拟法庭竞赛一起,成为我校国际法学科教师指导、全校多学科学生广泛参与、内容渗透进课堂教学的重要全英文学生竞赛,也是我校发展和建设国家级涉外法治研究基地、实施卓越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工作,近年来每年均有较为亮丽的表现。
图6 第十一届赛队形象展示1
图7 第十一届赛队形象展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