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举行涉外法治人才对外交流与实习实训座谈会
为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帮助学生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增强核心竞争力,5月9日,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在枫桥“一站式”学生社区·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室举行涉外法治人才对外交流与实习实训专题座谈会,西北政法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武媛媛老师、梁茵老师主讲,学院党委副书记吴晓娟、辅导员黄思齐及2023级、2024级涉外基地班全体本科生参加。
梁茵指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注重培育具备国际意识与家国情怀、拥有国际竞争力和全球胜任力的创新型人才。她系统介绍了学校丰富的国际交流资源,详细解读了学生出国学习交流项目,强调国际竞争力与全球胜任力是涉外法治人才的关键能力,鼓励学生积极把握机会,在国际舞台上锻炼成长。
武媛媛围绕“国际化意识培养与学业规划”这一主题,结合学生实际案例,深入分析学业规划要点。她强调,学生应善于挖掘可用资源,及时了解学校政策信息,在学业成绩、外语能力、专业技能、实践履历四方面提早布局。她建议大家提前谋划,主动掌握学业与职业发展的主动权。
吴晓娟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是顺应国家发展大势、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重要举措。她提出,同学们要夯实专业基础,明确个人目标,将自身发展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同时要树立“走出去”意识,以开阔的视野和活跃的思维紧跟时代步伐,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青年的责任担当。
本次座谈会帮助学生对涉外法治人才成长与发展的路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更加明确未来的努力方向。未来,学院将聚焦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关键领域,全力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涉外法治事业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