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PROGRAM NAME

  1. 首页
  2. 学生工作
  3. 学生活动
  4.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学生活动

“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举办植树节主题分享会

  • 来源:国际法学院
  • 发布者:国际法学院01
  • 浏览量:

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举办植树节主题分享会

为增强学生生态保护意识,倡导践行绿色行动,推动校园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共建共享,国际法学院学生会学习部举办了植树节主题分享会。本次活动以“树木年轮中的文明对话”为切入点,引导同学们共绘生态文明建设的青春画卷。

刘紫阳以“生态智慧的时空流转”为主题,系统阐释了中国传统生态观的哲学根基。她从《礼记·月令》“孟春之月,盛德在木”的治国智慧讲起,梳理唐宋文人“种松皆作老龙鳞”的生态美学,着重强调孙中山先生“急兴农学,讲究树艺”的近代环保先声。当讲到1979年将植树节定在3月12日的历史深意时,刘紫阳指出:“这不仅是对先驱者的纪念,更是用树木年轮铭记人类文明的生态觉醒”。同学们从分享日本“树木银行”的移载管理制度和德国“砍一补三”的生态修复法规,到讨论从坦桑尼亚部落守护猴面包树的集体决议和哥斯达黎加碳足迹管理的创新实践,感受到了这些跨越时空的生态智慧所揭示出树木作为“文明基因载体”的深刻内涵。王梓轩在互动讨论中提出:“当我们在实验室分析土壤成分时,何尝不是在解读地球的密码?”这一观点引发与会者对生态伦理的深度思考。

树木的年轮镌刻着文明的故事,青年的行动决定着地球的未来。同学们应以“减塑行动”“光盘计划”等微行动践行生态承诺。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言:“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同学们将以专业素养守护绿水青山,让年轮镌刻的文明密码在新时代绽放璀璨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