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共同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培育优良学风校风,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举行了安全及纪律教育年级大会,由2023级辅导员苏芝双、2024级辅导员黄思齐主持,2023级、2024级全体学生参加。
苏芝双从法治人才培养战略高度,系统阐释了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他着重指出,课堂纪律是培育法治思维的核心载体,是检验“立德树人”成效的重要标尺。学院将通过,到课率、前排就座率、抬头率,这“三率”进行考勤动态监测、课堂状态评估和教学效果反馈,全面革新教风学风作风。苏芝双强调,全体学生应将课堂纪律转化为法治信仰的实践场域,在知识积累中锤炼专业素养,在规则遵守中涵养法治精神。他希望同学们要深刻认识到每一堂课都是法治思维的训练场,必须以“沉浸式学习”态度对待专业学习。
黄思齐通过结合典型案例深度剖析网络行为边界,指出法律学子既是网络空间的参与者,更是法治文明的传播者,必须以“五个过硬”标准要求自己:政治立场过硬、法律素养过硬、网络技能过硬、自律意识过硬、担当精神过硬。在纪律教育环节,黄思齐逐条领学了《学生守则》,强调“纪律是成长的基石,更是法治人才的必修课”,让同学们深深意识到作为法律人,既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权益,更应更要以身作则,以严格遵守校园规章和课堂纪律为日常准则。
通过此次会议,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强化底线思维,将安全纪律要求内化为价值追求,厚植法治信仰,把纪律规范转化为行动自觉,同时勇担时代使命,以优良学风彰显法律人精神品格。下一步,学院将继续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持续深化开展学风建设工作,为培养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治人才营造良好环境,坚持“德法兼修、知行合一”的育人理念,通过构建全链条教育体系,为法治中国建设输送更多高素质法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