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党建思政
  3.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党建思政

党员风采展 | 心无旁骛,砥志研思——张超汉

  • 来源:国际法学院
  • 发布者:国际法学院01
  • 浏览量:


张超汉,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吉林大学国际法学博士、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联合培养博士、上海交通大学法学博士后,荷兰莱顿大学访问学者。现任郑斌航空与空间法研究所副所长,军民融合发展研究院研究员,长安青年学者,中国民航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陕西省首批“QR计划”特聘专家(青年项目),陕西省航空法治现代化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陕西省“三秦学者”科研创新团队成员及中国法学会青年人才库专家。兼任中国国际法学会理事、中国国际私法学会理事、中国航空法学研究会理事、西安市航空航天产业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航空法评论》执行主编。曾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教育部博士生学术新人奖、中国国际私法优秀学术成果二等奖、中国国际法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法治国际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陕西省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奖励。


一、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张超汉坚持从“强信仰、守规矩、重学习、勇担当”四个方面把握党性教育这一核心,自觉加强党性修养锻炼、不断提升党性修养水平,真正把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要求做实做细;积极参加党支部活动,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先进的思想为指引,不断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工作中,张超汉对标党性要求,心怀信仰使命、立足实践点滴,用专业的法律知识启迪学生,以高尚的道德品质育人,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传授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不遗余力培养又红又专的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张超汉身正学高、人格魅力独具特色、治学态度认真严谨,一直是学生们的良师益友和学习榜样。




 

二、不断探索钻研,坚持学术创新




张超汉作为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研究中心的研究员,近十三年始终专注于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航空法及航空航天业军民融合等领域的学术研究,曾在Journal of East Asia and International LawGerman Journal of Air and Space Law、《现代法学》《法律科学》《中国国际法年刊》《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等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28篇为南大CSSCI来源期刊,9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法学文摘》《复印报刊资料·国际法学》全文转载,出版专著2部、译著2部、编著3部,主持并完成教育部、司法部、中国法学会(3项)、中国民用航空局、陕西省社科规划办、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重点课题等13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

张超汉所著的《国际航空产品责任研究》(法律出版社2017年版)一书系国内首部研究航空产品责任问题的专题著作,该书拓展了国际航空私法和国际航空法研究的新领域,获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一致好评,并被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采用,在国内法学界和民航实务部门引发强烈反响。

在忙碌的教学工作之余,张超汉不忘加强自我学习、丰富知识储备,笔耕不辍、日日自新。张老师平易近人,甘为人梯,通过多种途径与所带研究生进行学术交流,手把手指导学生的学术创作、无微不至地关怀学生,是极受学生尊敬与喜爱的学术启蒙老师和人生规划导师。




 

三、践行立德树人,坚守初心使命

张超汉承担国际法诊所、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民事诉讼法四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效果良好,广受师生好评。其指导的本、硕学生成绩斐然,亮点迭出。

作为本科生导师,张超汉指导的论文曾获国际法学院2018届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校级立项4项、省级立项3项、国家级立项1项。作为研究生导师,在理论指导方面,张老师指导的研究生曾在Advanced Space Law、《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河北法学》《中国航空法评论》《人民法治》《长江论坛》等刊物发表十余篇学术论文,并获西北政法大学第四届研究生研精论坛优秀论文奖、中国航天大会外空法治国际研讨会优秀论文二等奖、西北政法大学第一届国际视野征文比赛二等奖、西北政法大学首届金德杯长安优秀法学作品征文大赛三等奖等十余项奖励;在实践指导环节,其指导的研究生曾获陕西省第四届研究生创新成果三等奖、西北政法大学第五届研究生辩论赛冠军等多个奖项。


 



四、心系社会服务,理论实践并重

“但事耕耘,莫问收获”。张超汉作为国内航空航天法领域的青年学者,在教学之余还致力于社会服务,以扎实的理论功底帮助解决中国航空航天强国建设中遇到的法律问题。近年来,张超汉结合时政热点发表独到观点,他撰写的1份研究报告获中共中央委员批示,8篇咨政要报被中共中央办公厅、教育部、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共上海市委、中共陕西省委、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等国家机关或实务部门采用。





张超汉始终关注并思考中国航空法治实践中的难题,坚持学以致用、服务社会,将自己的学术研究与国家交通强国战略、航空航天强国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紧密相连,为航空业实务部门提供了高质量的学术研究成果和有价值的决策咨询报告。基于此,张超汉被中国民用航空局聘为民航安全能力建设项目评审专家,被中国民用航空局国际合作服务中心聘为法律咨询专家,并入选陕西省涉外法治人才库专家成员。




寄语:   

  一思尚存,此志不懈。作为一名信仰坚定的中共党员和优秀的青年学者,张超汉求真务实,持之以恒地进行学术研究,脚踏实地从事社会实践。回望过去,张超汉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乐观积极的态度执着奋斗,将青春写在服务法学教育事业、助力国家相关行业发展的大地上;着眼当下,张超汉不忘初心,充分践行党员的使命职责,为新时代法学学科的发展和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尽心竭力;展望未来,张超汉愿在自己的研究领域走深做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